導 讀
北京市新一代測繪基準“北京2000坐標系”將于2022年1月1日啟用。新的測繪基準將為城市規劃建設、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及時、高效、高精度的地理信息服務,更加有利于北京市時空數據與國家、周邊省市時空數據的相互轉換、融合共享,有效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市城市坐標系發展歷程
城市坐標系是城市地理信息表達的重要基準。新中國成立以后,北京市在1950年和1963年先后建立和升級了北京地方坐標系(坐標系原點位于復興門),70多年來為城市規劃建設提供了平面基準。隨著首都建設發展、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高精度定位需求的增長,現有的“北京地方坐標系”越來越難以滿足需求。
北京市1950年建立坐標系選用的“復興門控制點”
經國務院批準,我國自2008年7月啟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簡稱CGCS2000),具有三維、地心、高精度、動態等特點,更加適應當今對地觀測技術的發展,是我國現代化測繪基準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10余年過渡、推廣,CGCS2000已于2018年7月全面啟用,北京市也迫切需要將本市城市坐標系轉換為CGCS2000橢球下的坐標系。
建立過程科學嚴謹,論證過程全面充分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于2020年起開展“北京2000坐標系”的建立工作,結合北京市地勢特點,統籌考慮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等要求,設計了5種坐標系投影方案,建立了9項分析評價指標,綜合運用4類數據進行了變形分析,邀請院士專家進行咨詢指導,經綜合評審最終選用現方案。技術方案確定后,利用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對全市63個平面控制點進行測量,并與京津冀區域28個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數據進行聯合解算,驗證了“北京2000坐標系”建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完成了“北京2000坐標系”在全市域的實現。
經自然資源部和市政府批準,“北京2000坐標系”啟用后,將作為北京市唯一合法的相對獨立的平面坐標系統,服務于城市規劃、建設及管理。新建立的“北京2000坐標系”與CGCS2000參考框架一致,以中軸線和長安街的交點作為坐標原點,以通過“兩軸交點”的子午線作為中央子午線,有助于推動地理空間信息的精確表達和各種先進空間技術的廣泛應用。
北京2000坐標系原點
加強宣傳培訓,分步推廣應用
“北京2000坐標系”啟用涉及面廣,坐標系應用基礎性、專業性較強,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將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和培訓工作,為新坐標系的推廣應用奠定基礎。
“北京2000坐標系”將按照“由內而外、穩步轉換、急用先行、方便快捷、統一應用”的總體思路開展推廣應用,與現行坐標系轉換、銜接的過渡期為1年。全市現有各類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和業務系統,在過渡期內可沿用現行坐標系并逐步轉換到“北京2000坐標系”;2023年1月1日后北京市現行的北京地方坐標系統將停止使用,新生產的各類測繪地理信息成果和地理信息系統全部采用“北京2000坐標系”。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委托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作為“北京2000坐標系”啟用工作的技術支持單位,將為各相關單位提供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坐標轉換的技術支持和服務工作。
版權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城市規劃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城市規劃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授權事宜請郵件至www@planning.org.cn,中國城市規劃網保留最終解釋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城市規劃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